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中华国术院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弘扬中国精神、体现巴蜀特点的研究阐发体系,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2月11日上午,由成都体育学院主办、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承办的首届中华国术传承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开幕式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

四川省委宣传部文化传承发展处负责人黎红勇,四川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贺羽,四川省社科联规划评奖处负责人赵静,以及业界相关专家学者应邀参会;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华国术院院长潘小非,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欧雪松,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执行院长、武术学院院长赵斌,以及学校科研处、武术学院、历史文化系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领导,武术学院全体教师、“怀贤学员”全体同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代表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本祥主持。


开幕式上,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华国术院院长潘小非在致辞中表示,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与省社科联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学校整合武术学院、历史文化系和学校博物馆的优势资源,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中华国术院。2020年8月,中华国术院被列为第一批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校对中华国术院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将中华国术院建设纳入到学校十四五“双一流”战略的整体部署中来,始终坚持“厚植基础、特色研究”的建设思路,围绕传统国术发展需解决的一系列基础问题积极发声、展开研究。潘校长指出,此次首届中华国术高端论坛的召开,势必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加速发展。希望通过本次学术论坛能够加强中华国术的研究合作,深入推进中华国术高质量发展,共建国术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中华国术的传承和发展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本次会议以“传承·守正·创新”为主题,设1个大会主论坛,6个分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单位和个人,以及澳门科技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的稿件600余篇,经过专家认真评审,共有92篇投稿入选专题口头报告和186篇投稿入选墙报交流。

大会主报告环节,成都体育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及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九段蔡仲林教授分别作了题目为《“国术”的前世今生:一种文化符号的重生与解读》、《体教融合背景下武术进学校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知名专家李士英教授、姜传银教授、马世坤教授、孟涛教授、高亮教授等作为分会场专题报告评议专家。专题报告包含了“中华国术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华国术的挖掘、整理与非遗研究”、“中华国术的传承与传播研究”等六个议题,每场均设有评议与互动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专题学术报告,并开展了对话交流。
本次论坛展示了中华国术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华国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届中华国术传承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学术品牌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为中华国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国内外中华国术的交流互鉴搭建了重要的平台。